夏邑大学生村官穷村挑大梁
三年间,顾楼村建起夏连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新型环保材料加工厂等现代化企业,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两年被刘店集乡评为目标管理一类村,由原来的落后村成为闻名全乡的先进村、文明村、和谐村、平安村、样板村。如今,这些老党员对张少卿的担心变成了佩服。
张少卿只是夏邑县选派的21名大学生村官代表。三年来,大学生村官和村党支部一班人,以治瘫治乱治穷为己任,坚持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促发展的理念,使所派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人居和谐,甩掉了贫穷和落后,跨入县、乡先进村行列。
2004年底,夏邑县实施以建设“双强”(自己致富致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重点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工程,决定对个别村选不出党支部书记或选出后不能胜任的村党支部,从大学毕业生中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县委组织部从60位报名者中选拔21人,分别派到21个村党支部担任书记。
大学生村官所派的村,虽然每个村有各自的不同点,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瘫、乱、穷。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就像一道考题,给新任村官的智慧带了不小的考验。大学生村官以新形象、新思路着手农村党建工作。
面对烂摊子,他们采取访问农户了解村情,找准制约发展的症结,对症下药,综合整治。按照法律程序在所派村成立了村党支部,海选了村委会。然后以“三级联创”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四学双争(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双强党员、分创五好村党支部)活动,建立村“两委”班子关系协调、工作运转规范、服务优质高效的运行机制。
大学生村官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作为第一要务,立足所派村的现状和发展优势,帮助群众选准致富项目,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1个大学生组织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资6461万元,新上工业项目64个,村村形成了自己的支柱产业,所在村人均纯收入每年以近400元的速度递增,2006年,大学生村官所派村人均收入全部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大学生村官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想方设法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以此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支持。据统计,三年来,大学生村官协调资金及争取项目资金,为所在村修柏油路15.7公里,建校舍98间,新打机井10眼,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折合16.5万元,组织老弱病残群众免费体检1100人(次),免费为困难户收麦740亩。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