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博客引发“频振效应”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志强
    大学生村官,一个特殊群体的新兴称谓,博客,一种社会时尚的新名词,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词语,在宿迁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书记对话”催生“大学生村官”博客         7月15日上午,宿迁市举办254名即将赴任的“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市委书记张新实在作了两个小时的市情介绍后,“村官”们开始自由提问,当起了“考官”。       “我叫王海翠,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我们知道,宿迁率先开通了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的领导干部博客网站,这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也经常上网浏览宿迁领导干部撰写的博客,请问张书记,宿迁倡导领导干部开博的初衷是什么?当前的效果如何?”       “我市开通‘政务之声’领导博客网站,主旨是以共鸣求和谐,基本出发点是想通过网络形式,架起宿迁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政务之声’为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学习、锻炼的平台,同时部门与部门之间也加深了了解和沟通。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经常写博客,将在基层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及时与我们交流。”        ……        7月17日下午,在培训班的课程表上,突然加了一课——“博客专题辅导”,由市政府网络信息中心的负责同志为大学生村官们介绍博客的功能、使用以及管理等内容。“大学生村官博客”专栏随即在宿迁市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宿迁》应运而生,得到了大学生村官们的积极响应,在他们到村任职后的一周时间内,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村官登陆网站并注册开通了个人空间,到目前为止,先后发表工作生活体会文章及跟贴近900篇。   博客——倾吐心声的家园          “不是不喜欢这里的环境,不是自己懦弱,不是感觉委屈,今天为何而流泪呢?我也搞不清楚,也许真的象张书记说的那样,城乡的落差吧。希望我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工作做好,每天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让自己充实起来,亲爱的朋友们,请祝福我吧,给我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沭阳县颜集镇司程圩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吴兴艳在博客中写到。        他们大多出生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从小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对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并不十分了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带着憧憬奔赴农村,虽然地方党委、政府尽了最大努力,但限于客观条件,农村毕竟是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其环境和条件与大学生村官们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各级的嘱托,但由于心理落差,不少大学生村官们都掉过眼泪。        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看到吴兴艳的博客后立即跟贴:“生活第一关,不要紧,这是人之常情,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人的情绪、感觉会发生一些变化,投入到工作中去,很快就会挺过去的!”张新实书记不仅生活工作中关心他们,更是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来鼓励和支持着他们。        吴兴艳在看到张新实书记的鼓励后,在博客中写到“今天早上感觉心情特别舒畅,张书记的鼓励给我信心,张书记的跟贴给我动力,我想我会以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斗志来做好农村工作的。参加镇政府的晨会后,我来到了村委会,我要向这些前辈学习、请教,希望他们多多给予我指导和帮助。我现在的索取远比回报的多,希望我能够尽快的成长,能够更快更好的为他们服务。望着窗外正在下的雨,希望它快点停,这里还有防汛任务,我祈祷着……”        张新实书记不仅仅对吴兴艳的贴子进行跟贴和鼓励,在对泗洪县上塘镇陈吴村村委会主任助理陆林写的《上塘镇陈吴村的调查报告》中跟贴“这个调查报告写的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问题看的挺准,省市县三级制定的整体解决西南岗问题也正在朝这方面努力!”泗洪县上塘镇马巷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刘俊中博客中写了自己到村里具体负责的工作,张新实书记立即给予鼓励和肯定:“正在干实事,有劲!”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适应农村,融入农村,了解农村,思考农村。对认定的生活、工作、环境首先要充满兴趣,把困难当作一种阅历,把工作当作一次过程,会有积累,会有成功的!”、“有这样的情感,就会砌好努力工作的基石!”……张新实书记的跟贴句句温暖着他们的心、影响着他们的行动、激励着他们努力工作。在张书记和大家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下,不少大学生村官的心理状态很快调适过来,沉下身去,虚心向群众学习,向群众请教,当好群众的小学生,并迅速地融入到农村的具体工作中去。   博客——化解难题的钥匙          “诚然我们的工作环境很差条件很艰苦,但那些需要我们帮扶的人更艰苦,我们来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改善生活条件,让经济薄弱村变成经济发展高速村,带动乡镇的富裕和城市的发展……由于住地没有网络,只好到外面的网吧上网,虽然网速很慢经常掉线,但是我仍然坚持要把这篇文章发完。我相信好事多磨,困难不是阻挡我们前进的理由,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前进动力。”这是大学生村官泗洪县天岗湖乡陈宋村村委会主任助理毕超在博客中写的。        张新实书记在看到毕超博客中写的上网不方便的问题后,立即要求泗洪县解决大学生村官上网难问题:“希望泗洪县的电信公司去查查,尽快解决大学生村官的上网问题,起码乡镇政府要有宽带!”随即,省委派驻泗洪扶贫工作队队长、泗洪县委副书记严艺祥立即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大学生村官的上网难问题:“上网的问题我们马上协调乡镇和电信部门解决。”        通过大学生村官博客不仅仅只是解决了上网难问题,他们对任职村的社会问题也通过博客反映并得到了解决。杨美华在经过调研后写出了任职村存在的关于“路、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农民贷款”等三个问题,张新实书记在跟贴中写道:“有难题就要去解决。路,应该修到行政村了,社会扶养费的依法征收、农村小额贷款发放存在的问题,请县里好好查一下。大学生村官看到的问题,也是对我们各级政府和部门工作实绩最直接最真实的检验。”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任职的路不会很平坦,其中肯定有很多坑坑洼洼,不仅仅只有生活中的困难,还有很多工作中的矛盾和难题。通过大学生村官博客,可以便捷有效地畅通信息、反映民情、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和舆论环境。   博客——交流沟通的平台         “深刻感受过农村生活的我,深知农村的不容易,只有我们大家共同富裕了,让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那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我在农村定位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对即将面临的工作充满信心,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用我们的真诚和农民朋友一起努力致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竭尽全力去做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有志者,事竞成’,我相信拥有强烈的愿望,坚定的决心,理想就一定会实现。”这是宿豫区保安乡黄泥村村委会主任助理郭勋在博客中写的。“自我批评——我要改掉写错字的习惯”、“关于农村的想法和疑问”、“关于发展工业的一点思考”、“宿迁给我信心——我的未来不是梦”、“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泗洪考察投资”、“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些都是大学生村官们通过博客这一平台,交流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盼、所获以及意见和建议,可以说每篇都是跟贴如潮,仅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第一时间就先后跟贴45次,关心关爱任职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仅仅只是这些,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党支部副书记封其兵已经在博客中用贴子帮助村民联系、介绍、推销本村的优质农产品,等等。从大学生村官博客的内容来看,他们思想逐步稳定,进入角色较快,纷纷表示要在新农村建设的鲜活实践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村官博客不仅仅只是在大学生村官之间、大学生村官和市领导之间互动和交流,同样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署名“甘樵”、“希望的田野”、“在外求学的大学生”、“曾经的村官”等不同阶层的社会人士都有跟贴和回复,“宿迁需要你们这些积极向上的青年干部,明天的宿迁将是你们成长拼搏的第二故乡,我在远方关注着你们”、“宿迁现在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议你们要多留下心得、多留下经验、多解决问题”、“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你们面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愿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都能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抱负,更快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他们在用自己的期望、经历或者经验来鼓励、支持和关注着这些特殊的村官群体。通过博客上的交流,让这批大学生村官在闭塞贫穷的乡村里,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和厚望,他们并不闭塞,并不孤独……        宿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白云萍说:“我们要求对大学生村官要‘当后备干部来培养,当优秀人才来服务,当自家子女来关爱’,创设大学生村官博客这一‘网上家园’,就是为大学生村官与机关和基层、与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的连心桥,从“大学生村官博客”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作用,桥梁作用日益明显,大学生村官博客使他们的所思所想与农村发展同频共振,产生了广泛的频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