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经济发展区多措促大学生“村官”完成角色转换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近日,奎文钢城经济发展区实施多项措施,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锻炼,让他们参与村里的重大工作和发展区的急难险重任务及日常工作,加快了干部锻炼成长,促进大学生"村官"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一、促工作安心。一是生活上悉心帮助,发展区为大学租赁整修住房二套,同时配备了电视、床、椅和桌子等生活必需品,有条件的村还为大学生"村官"配置了交通工具;一日三餐统一在机关食堂免费就餐;为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发展区提前垫付,为大学生"村官"发放了两个月的工资,尽最大努力解决"村官"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二是在思想上倍加关心,分管领导多次到宿舍、各村看望大学生,为他们送去图书,与其交流谈心。组织他们学习收看优秀"村官"的先进事迹,消除他们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在工作上全力支持,要求各村为大学生"村官"配备办公室和办公桌椅,及时帮助他们了解村情民意,熟悉村级事务,方便工作的开展。

二、促角色转换。发展区建立"帮、传、带"工作机制,领导干部和社区总支书记每人联系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定期约谈,帮助其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等;相关包村干部负责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政策指导,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为大学生"村官"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他们言传身教,一起参与各项村级事务,尽快适应基层工作,实现由"书生"到"村官"的转变。

三、促能力提高。一是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部门负责人和支部书记进行讲课,重点培训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及与农村工作有关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理论水平;二是组织集中学习,大学生"村官"参加机关每周五的集中学习,重点学习各地优秀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丰富他们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能力;三是开展例会培训,发展区每月举行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通过工作日记展评,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发展思路,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工作的认识,激发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

四、促管理规范。一是实行三级管理,发展区成立工作指导办公室,负责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定期听取所在村的反映和建议,并对大学生"村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实实在在发挥他们的作用;各村两委负责平时工作的管理,重点在作息时间、工作作风方面从严要求,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自律能力;大学生"村官"分男女分别推选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管理,培养独立能力。二是建立"两级"考核体系,村级考核主要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进行记录,每月汇总报送发展区。发展区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对大学生村官德、能、勤、绩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向和工作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