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生村官风采秀 杰出代表受习近平接见

彭万贵:受习近平接见的村官
所任职务:长沙县江背镇乌川湖村任村支书助理
感言:记着习副主席说的话:村官要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彭万贵出生在贵州遵义一个偏远的农村,去年8月做出了一个让不少同学纳闷的举动:他报名参与村官选拔,并顺利通过,培训一个月后正式上岗,被分配到长沙县江背镇乌川湖村任村支书助理。
他的工作角色到现在仍然是助理,协助村支书做好村里的招商引资、规划、纠纷调解等工作。但也有自己牵头的机会,去年底,他就作为负责人解决了村里10多个老大难问题。村上有一个水泥厂,按规定,村民每年都有一定的污染补助,但11年来,村民一直没领到。在他的协调下,污染费首次发放到村民手中。为此,村民章桂初没少在人前表扬他:“小彭来村里后会想事、会做事、也不怕事!”
彭万贵的努力很快获得了回报。去年底他作为村官代表,在北京受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接见,这对他是个极大的鼓励。到现在他还一直记着习副主席说的话:“村官要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彭万贵担心村官都是选举产生的,自己一个外来人会不会被村民排斥。但他发誓只要在村里一天就会做好一天。“工作做好了,肯定会有人赏识的。”
事实上已有单位赏识他了。一次他到长沙县工业局申报项目,为完成资料,他坐在电脑前一上午都没动,工业局一名领导被他的敬业精神打动了,决定调他到局里工作,彭万贵拒绝了。实际上,彭万贵很爱这份村官的工作。
黄能科:用专业知识折服全村人
所任职务:安化县大福镇大福坪村村官感言:在农村发展并不比城里差,没必要回城找工作,我就留在村里搞种养
动检专业出身的黄能科,现在是村民眼中实打实的能人。跟专业相关的知识不用讲了,就连跟专业不沾边的家电维修,黄能科一样能摆平。
一次,村民田胜军家的电器坏了,他在黄能科面前抱怨产品质量,黄能科决定帮他“看看”。结果,田胜军认定是得了“绝症”的家电竟起死回生了。“不愧是大学生,什么都会。”此事经田胜军一宣传,黄能科一时在村里名声大震。
跟其他下乡当村官的同学相比,黄能科是最幸运的,他被安排在自己出生地安化县大福镇大福坪村任职,少了相互熟悉和了解的过程,工作开展起来就顺手多了。“以前知青下乡主要是接受劳动锻炼,现在我们下村当村官,不需要承受很重的体力劳动,主要是将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和新观念带到农村。”黄能科说。
黄能科所在的村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村民们的部分收入靠种红薯,为了提高红薯的口感、延长保存时间,不少村民找黄能科帮忙,黄能科将这些问题汇总后,再次找到学校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同学,给了村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农村工作的这半年,黄能科一直在边工作边思考,他觉得在农村发展并不比城里差。对自己村官任期满后的去路,他胸有成竹。“没必要回城找工作啊,我就留在村里,搞种植和养殖。”
[page]
雷鹏:我当村官不是缓兵之计
所任职务: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全丰村任村主任助理兼会计
感言:对我们这些下农村的大学生村官,要有条具体的晋升通道
雷鹏每天的时间排得很满,他到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全丰村任村主任助理兼会计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将村里十多年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档,现在村里不光查资料方便了,在村务公开时也有账可查了。
原定于上午的采访,雷鹏推到了下午。上午他要帮村里几家企业向区电业局写份申请报告。自从去年雷鹏和村干部一起向水利局争取了一笔5万元的农村饮水工程资金,解决了一个组的饮水问题后,找雷鹏办事的村民越来越多。
雷鹏当初下农村时,签的合同是三年,对三年后的去向他还不确定。“可能考公务员,也有可能在村上继续干下去。”“有些下农村的同学现在就准备考公务员了,就像以前知青准备回城参加考试一样。”雷鹏说,他回农村可不是缓兵之计。
但雷鹏对以后的出路也有自己的担心。“希望我们这些大学生村官,有一条具体的晋升通道。我们现在的处境比较尴尬,如果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三年后怎么办?如果不安心干工作,又辜负了中央当初动员我们下乡的本意。”
“新知青”作用比当年知青更大
湖南农大党委副书记彭克勤
当年知青是下农村劳动锻炼,现在大学生下农村是去当村官,将大学所学的知识普及到农村,将新观念带到农村,起的是带头作用。作用可能比当年的知青更大。过去知青下农村想回城比较困难,下农村当村官的“新知青”合同
到期后,是很自由的。
基层是最锻炼人的地方。“新知青”可以大面积推广,不能局限在农林专业的大学。
湖南农大专门成立了一个学生下农村当村官的办公室,这些学生下去后,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技术问题或生活中的困难都可以跟学校讲,学校会针对这些问题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现在学校还决定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村官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
渠道多元化不会有就业难
省委党校教授 冷福榜
“新知青”的提法,沿海地区早提出来了,只是没能推广开来。这种提法是可以的,但目前还要打个引号。现在还不能大面积推广,可以先试点。
大学生当村官,目前来看社会保障还跟不上。像去年第一批下去的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内他们的生活有政府保障,合同结束后呢,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应该制定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机制。
大学生去当村官,从就业上来说,打开了更宽广的就业渠道,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农村知识青年的缺少,如果两者能够完美对接那就是多赢。
大学生可以在农村当村官,也可以在农村办企业。就业的渠道一旦多元化,还会出现就业难吗?
上一页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