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大学生村官:沃土丰盈了人生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佚名
省派大学生“村官”,启程奔赴新农村。(资料图片)

  扬州大学的大学生“准村官”挂职锻炼。            (资料图片)
“村官”们正在接受培训。(资料图片)

  扬州网讯 (记者 赵莹 )“高中时,一部电影——《女大学生部落》让我印象深刻,五个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奉献的故事,让我的心灵受到深深震撼。”这是一位大学生村官义无反顾投身农村的理由。

  “我市共有在岗大学生村官374名,其中省选聘112名。省选村官中扬州市外生源47人,中共党员91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2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31人、书记助理30人、主任助理51人。”这是来自扬州市委组织部的数据。

  他们将整颗心交给农民

  【农村的工作纷繁琐碎,但也就是这一件件小事累加在一起,聚沙成塔,看似不起眼的平凡工作,有人做才有了意义。】

  “这边有主任在,哪轮得到你插嘴!你能做主吗?再插嘴试试看,看我不打烂你的嘴!……”回忆当时那一幕,陈玲眼圈红了:“我从小到大没被那么骂过,差点哭出来。”9个月前,她大学毕业,到湾头镇联合村当主任助理。在旁听主任调节矛盾后说了几句话,一个老农民就扯着嗓子骂开了。

  “后来村领导开导了我几句,我也就觉得没什么了。我生长在城市,没有农村经验。村民都是性子直说话直,而且我又年轻,还不了解村里的状况,凡事要多看多做少说话。”

  一开始被安排分管计生和民政工作——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哪里懂计生知识?第一次从镇里开完计生会议,陈玲和村妇女主任分别拎一箱避孕套回村,一路上她低着头,想到要将避孕药具发放到户,头皮一阵阵地发麻。一旁的妇女主任看出了她的心事,她告诉陈玲,她刚开始干计生工作的时候也一样,后来慢慢就“脸皮厚”了。陈玲心想,这也是服务村民的实事,只能“豁出去”了。“虽然农村的工作纷繁琐碎,但也就是这一件件小事累加在一起,聚沙成塔,看似不起眼的平凡工作,有人做才有了意义。”

  和陈玲一样,冯川在柳堡镇仁里村的一年村官经历,也是五味杂陈。

  “初到柳堡,农村娱乐设施以及基础设施都不及城市,确实有些许落差感,但我放平心态,把这种落差当成是锻炼自己的契机,想把在农村受的所谓的一点‘苦’,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砺和人生的财富。”听不懂当地方言,他主动与别人交谈,用心去揣摩,现在,他和当地人的交流已无障碍。“有一天,我在办公室值班时,一个老人找到我,他要为他在大学里勤工俭学的女儿开一份家庭经济贫困证明,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我很快写好了一份证明,并帮他在村部和镇办公室盖好了章,当我把一份完整的证明交给他的时候,他不断地对我说着谢谢,脸上的笑容深深地触动了我。这就是朴实而可爱的农民,只要我们为他们付出了一点点,他们就能将整颗心都交给我们。”

  这是能实现梦想的地方

  【曾有一位老农民,他用裂开大缝又粗糙又带着泥土的大手,握着我的手,泪汪汪地跟我说:‘孩子,农村有了你们的到来,就有了希望,希望你们为我们老百姓多做好事啊!’】

  严俨是扬州市开发区施桥镇耿管营村村主任助理。去年腊月的一个晚上,风很大,生病发烧的他想早点休息,就在这时,他接到一个电话,陌生的号码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这个电话是一个村民打来的,在拆迁过程中,严俨到他们家做过好几次工作。

  “妈妈问,你还发烧着呢,怎么就出去啊?我回了句有事情呢,就骑车出了家门。”原来,这户农民家的老人前两天去世了,由于拆迁,他们暂住在别人家,按照农村习俗,别人的房子里不能停放逝者的。由于公墓也比较远,最终他们找了块麦地,搭了个帐篷。可是风太大,把帐篷掀翻了,到处一片狼籍。村民看到严俨第一个赶到现场,一起围了上来,你一句他一句的说开了:“你们看看,多惨啊!”

  听着这些话,严俨带着嘶哑的嗓音,大声说:“乡亲们,拆迁也是为以后更好的生活,目前困难是短暂的。”说话间,他在人群中找了几个熟悉的村民请着帮忙清理现场、扎固帐篷。

  “几个月后,他们就能住上新式的安置房,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现代化生活了。”严俨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值得。“曾有一位老农民,他用裂开大缝又粗糙又带着泥土的大手,握着我的手,泪汪汪地跟我说:‘孩子,农村有了你们的到来,就有了希望,希望你们为我们老百姓多做好事啊!’当时我就觉得,这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

  “青年人是一棵等待成长的树,需要一片热土;农村是一片热土,需要一批青年人燃烧青春。我想用我的努力来证明青春的价值。”仪征市大仪镇路北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潘祥宝说。

  不久前,有件事让宝应县望直港镇望直村的大学生村官向鑫感触很深。

  那天,花亭组陈习甲老人来到村支部,认为土地面积计算有问题,提出要立即核对自己的土地面积。但村里却发现他的土地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很难立即核算。陈大爷急了:“一定要现在答复我!”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大爷您好!我可以试试吗?”一旁的向鑫说道。没等大爷反应过来,根据多边形的草图,运用数学公式和划分图形的方法,向鑫已经迅速计算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大家的怀疑、紧张和担心下,向鑫终于完成面积的计算。通过一遍遍核实,向鑫终于打消陈大爷的疑问。

  后来支书告诉向鑫,陈大爷在望直村可是出了名的计算土地面积的能手。“能让陈大爷信服可不容易啊,呵呵。”向鑫说。

  农民的肯定成就幸福感

  【我从来没有安慰过一个痛哭失声的老人,无措之后,我掏出面纸,笨拙地给她擦眼泪。与此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服务为民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

  “来这个村时,我有种错觉,仿佛时光倒退了十来年。”黄俊当初这么说过。2004年2月,江都市仙女镇党委一纸任命书,将黄俊调到这个镇的经济薄弱村——民和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幸福桥是民和村村民走上幸福之路的标志。

  黄俊到民和村,最惦记的事,就是为村民修建一座新的“幸福桥”。幸福桥过去是民和村最“有名”的危桥,因为在村里的主干道上,每年总有几个人从这座桥上跌下去,死伤的都有。

  当时,民和村的村办工业几近空白;集体账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还欠村组干部工资8万多元……“谁都不敢想能花20多万重修这座桥。”村民主任韩国江说。可是,黄俊愣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把这座危桥彻底改造了。“和政府争取一点,和农户集资一点,和老板筹集一点,事情就能办成。”造好了幸福桥,黄俊得出了这个结论。74岁的老村民朱杨林清楚记得,幸福桥通车那天,村民们自发买了鞭炮在桥边庆祝,比过年还热闹。  

  民和村里两条主干道都是泥土路,出行是个“老大难”。但是,村里实力有限,要修成水泥路,再过三五年也办不到。黄俊一方面把村里的门面房租出去,一方面动起了脑筋。

  村里有个老板在安徽的企业规模很大,黄俊想请他出把力。但是,这个老板早些年因为违背计生政策,被村里罚款,和村干部关系搞僵了。

  “说实话,当时要是为自己的事去求这个老板,肯定没有勇气。但是看到乡亲们没好路走,心里急呀!”黄俊忐忑不安地敲老板家的门,吃了“闭门羹”。他没有气馁,一次又一次到安徽上门拜访。最后,老板终于化解了多年怨气,慷慨解囊10万元。就这样,黄俊先后募集150多万元,使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通上了水泥路。

 

“很多人问我,在农村坚持十年的动力是什么?我想,是农民的满意和肯定,成就了我的幸福感。”黄俊说。

  “今年的春节来的比以往要早,社区并没有因为时间的仓促而忘记辖区内的弱势群体,我将社区精心准备的年货搬上自己的小电瓶车,直接送到了行动不便的九十多岁的姚奶奶家中。”当邗江区邗上街

道冯庄社区书记助理王勇敲开了门,并将年货搬进去的时候,他看到的是姚奶奶真心的感激和谢意。“她拉住我,一定要我喝杯热茶再走。她感谢社区对她的照顾的同时,痛哭失声地对我诉说着生活的孤单与失意。我从来没有安慰过一个痛哭失声的老人,无措之后,我掏出面纸,笨拙地给她擦眼泪。与此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服务为民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

  为大学生村官搭起舞台

  【大学生村官说:“不怕工作忙,就怕闲得慌。”这就需要我们努力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不断给他们压担子,放手让他们去干,让他们在做事中安心,在繁忙中融入,在赢得群众的认可中感受工作快乐,体现自身价值。】

  记者从扬州市委组织部获悉,我市选配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起步于1999年,进一步开展是2007年,全面推进是2008年。

  据了解,在待遇留人上,我市对到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工资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标准,统一缴纳社会基本保险,及时解决好吃、住、行。江都市财政专门划拨人才专项资金,每月补助到村任职本科生300元、研究生500元。在事业留人上,我们注重搭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平台,重点将大学生村官放到“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较强的村工作,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实行县乡领导挂钩联系、组织部门定期走访、村党组织定人帮带制度,及时了解、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动态,重要节日前通过座谈会、联谊会、走访慰问等方式,与他们沟通交流、交心交友,用热情和真心留人留心,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位村官。

  扬州的大学生下村工作前,市委组织部都会组织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当前农村工作基本情况、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到村工作后,及时选派经验丰富、工作出色的乡镇干部和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带,实行“二帮一”培养,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不少村官说:“我们跑几天协调不了的矛盾,老支书三言两语就解决问题了,这让我们佩服不已,我们最想拜这样的好师傅。”全国十大杰出村官朱快乐认为:“好苗子要有好人带。”

  “扬州到村工作的大学生都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激情,他们不怕工作艰苦、生活清苦,最渴望有事做、有的大学生说“不怕工作忙,就怕闲得慌”。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努力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放手让他们去干,在赢得群众的认可中感受快乐,体现价值。”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结对帮带制度,让每个大学生村官拜一个好师傅,让他们掌握学校里、书本上学不到的本领,促进他们更快成长。”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