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报考村官:欣喜背后有忧虑

来源:金羊网 作者:禹门生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大学生深入农村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给农村带去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农村尽快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可以说,这项举措的实施一举多得。各地的优惠政策付诸实施,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奔赴“村官”岗位。

今年江苏省选聘高校毕业生村官网上报名

,10多天内,江苏5010个村官岗位引来了49989名报名者,苏州8087位报名者就占了全省报名人数的六分之一。虽然苏州最终确认缴费5045人,依然是全省报名最踊跃、竞争最激烈的地方。(《现代快报》5月10日)

据悉,苏州村官岗位的报考条件十分的苛刻,要求考生没有任何编制,掌握苏州地方方言等等。尽管如此,报考人数依旧比年翻了一番还多,相对于220个村官岗位,考试比例约达1:23。于是,人们非议,苏州作为人间天堂,其村官职位也备受追捧。从这则新闻报道之中,人们体味出的是一份欣喜,按照该报道的逻辑,这份追捧是成绩。可依照笔者看来,这份让人欣喜的成绩背后,依旧有些忧虑。

苏州不管是经济条件还是社会条件,在全国来说,都是不错的地方。当地的农村条件更是不错。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处村官职位即便没有“大学生村官的各项优惠政策”也应该是个好职位。2月16日,网友“冷眼看穿”将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淞浦村村领导的收入晒上网,2008年,村支书年薪15万,副支书、村主任12万,月薪过万。有网民称,“现在苏州的村官收入比白领还白领。”当地普通公务员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与之比较,恐怕不及。假若如此,这样的村官谁不愿意去当?可现实呢?一个职位也就是几十个人在争夺。经济发达地区,条件优越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尚且如此,那些经济条件不好,工作环境条件差的地区呢?难不成有一个就录用一个?

至于“条件苛刻”四个字,笔者也不是太认同。因为应届大学生一定是没有编制的,如果有编制的,肯定就不是大学生。至于,必须会讲当地方言,这是基本素质,村官工作肯定要具备这样的条件,不然就成了摆设了。

由于竞争者“数量翻倍”得出的“追捧”结论难以让人信服。毕竟,这种比例的竞争比之报考公务员的竞争还不能称之为“追捧”。报考人数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报考村官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另一方面是由于今年的就业压力比2008年大的多。大学生报考村官人数增加,不足为奇。

基层和农村确实需要大学生来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也是本着这一目的,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举措。然而,在政策执行中,依旧有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唯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落实这项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