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留得住 需要从两方面作出调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绍庭
    笔者曾经多年在农村生活,也参加过驻村帮扶蹲点,现在又从事农业工作,通过对一些大学生“村官”及亲属、村委会干部了解座谈,觉得大学生要在农村扎稳根,干成事,需要社会和大学生“村官”两方面都作出调整。

  从大学生自身讲,要想稳得住、干得好,需要做出以下努力:

  ———要善于适应较差的农村生活环境。枯燥的农村生活与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城区生活有较大反差,不通网络的地区比比皆是。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有的没有通电,或者时常断电;没有自来水,吃水要到两三公里外去挑,冬春干旱季节,有时还要到附近村民家中去借水。一些大学生没有亲自做过饭,在校园时,到了吃饭时间,直接用饭票打饭,或者到馆子就餐,但当“村官”后必须自己单独做饭,通电的地方可以用电饭煲、电炒锅,但尚未通电的地方或者停电时,要经受烟熏火燎。这需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走访调研熟悉情况。对村民人数、民族禁忌和种植养殖状况等都必须深入了解,不仅是从报表上看、听村委会干部介绍,而且要亲自深入到农户家中座谈了解,掌握实情。假若想“一尘不染”,保持大学生“高高在上”的姿态,对所谓低俗的“乡下佬”采取鄙视态度,那么,百姓是不会讲真话的。走访调研必须具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向村干部学习,向村民学习,在为人处世、工作方法上都必须加强学习。

  ———解决好与周围人员的关系。村委会干部虽然人数较少,但在一些村委会也存在帮派现象,在夹缝中如何协调平衡和讲求大局团结,就要讲究艺术。还必须解决与村民的复杂关系,特别是村委会因遗留问题与村民的紧张关系,以及与有影响力的大家族间的关系,这些都必须慎重考虑和处理。

  ———利用所学专业为群众办事。干部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必须切实解决好如何为群众办事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在大学里所学的专长,结合农村的实际,积极帮助农民增收。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可以为百姓讲解一下畜禽病防治,学种植业的可以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即使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与服务群众不太沾边,也可以重新学习,对病虫害防治、农村卫生、沼气建设等进行精心钻研。

  ———把磨炼当做人生的一种财富。在农村,工作上和生活上都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是将来生活中、事业中难得的一笔精神财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村官工作比较繁杂,需要应对千百张不同面孔,需要面对不同的心态,需要面对短视和疑忌,善于应对复杂关系就是能力。在村委会的闲余时间比较多,可以调研,可以自学,切莫养成“日上三竿才起,麻将通宵不眠”的不良习惯。

  大学生“村官”只要真心对待百姓,百姓还是能够理解大学生“村官”难处的。另外,要耐心,农村工作,没有“三加二等于五”这样简单。一些地方出现的群众闹事、信访不断等,都与群众工作做得不细、干部作风粗暴等密切相关。

  从社会方面讲,社会各界应该切实帮助支持大学生“村官”:

  ———传帮带精心培养。大学与农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环境,不论是接触的对象,还是所做的事,都根本不同。村委会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心态,“传帮带抚”年轻大学生。一方面,村委会干部可以传授自己丰富的农村经验,另一方面,村委会干部可以向大学生“村官”学习文化知识,达到互学互补。村委会干部不能存有看大学生“村官”笑话心态,更不能暗中故意导演大学生“村官”的洋相,或者把大学生置于矛盾夹缝中,置于非能力所及的群众热点难点漩涡中。这些卑劣的做法,丧失了一个村干部应有的做人道德,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有害无益。

  ———安排到应有位置。一些乡镇把大学生“村官”直接放在乡政府,从事打扫卫生、端茶送水、发烟点火、打字、送文件等细枝末节工作,以为是培养大学生如何接人待物,但这些不需多少能力的琐碎工作对能力培养的收效是不言而喻的。不在村委会工作,还能叫“村官”吗?没有把大学生放在应有位置,大学生就不能得到应有的能力锻炼。

  ———给予权力。大学生“村官”一般作为村长助理、书记助理等,许多都只是挂名,根本没有实权,处于附庸地位,既不能独立拍板,也不能解决群众的具体问题。村干部应该在带领大学生“村官”工作一段时间的基础上,让大学生“村官”独立管理某个自然村,或者独立管理某些方面的工作,让他们独立决策。

  ———正确评价。农村搞建设缺乏大量资金,但不能以能否争取项目作为衡量大学生“村官”能力的唯一标准。大学生“村官”刚从学校出来,社会关系较少,一些村干部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大学生“村官”能力的标杆,这对大学生“村官”来说是非常不公正的,也是不客观的,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解决后顾之忧。大学生在当了两三年村官后,将何去何从?虽然在一些地方给予大学生“村官”以照顾,但这些照顾可以说微不足道,如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时,给予3分、5分的笔试成绩加分,这寥寥无几的加分,只要稍用几天努力复习就可获得。因此,必须从根本上为大学生“村官”优先安排特定的考试岗位,如云南省规定“从2010年起,县(市、区)乡(镇)两级党政机关当年的公务员招录岗位,主要用于任职满2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县(市、区)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每年招考工作人员时,主要面向任职期满2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这样,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岗位只要固定下来,假若能够达到总的录取比例的三四成,或者至少二三成,对大学生“村官”就是最大的优惠,可以促使他们安心工作,促使他们在农村扎根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