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全国大学生乡村信息化创新大赛侧记
大赛自2009年6月25日启动以来,共吸引了41000多名选手报名参与,参赛项目达14400多个。经过数轮比赛,选拔出30强团队,他们目前正在北京接受由互联网营销、知名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组成的专家组的培训。
关注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是参赛团队的共同目标。从30强团队热情洋溢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豪情壮志、聪明智慧和坚定自信。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心真诚而执着。他们的项目涵盖范围广、视角新、创意独特,而且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其中诸多优秀项目已开始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
由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一名村官和两名在校大学生组成的“e农三人行”团队,以北京市科委实施的农村信息化试点工程为实体基础,在北京密云县创建了“爱农e家园”项目。该项目以百度提供的网络资源为信息平台,包括政策法规、科技致富、信息咨询和便民服务板块。他们通过对京郊农村信息化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在对村民实际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纠正了原有爱农驿站在实际运作中以商业化运作为主的模式,并通过改进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促进该项目的长效发展。
曾连续三年获SIFE中西部赛冠军和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优秀志愿者称号的西南财经大学团队,一直致力于公益创新事业、乡村信息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产销市场化。他们带来的项目是绵竹年画产业链再整合。为了帮助四川省绵竹市灾后重建,项目以重新整合绵竹当地特色文化遗产———绵竹年画的产业链为中心,以对乡村居民信息化培训、为绵竹当地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等为手段,重新打造绵竹的特色经济。项目组将建立整个绵竹的网络信息平台,为绵竹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提供B2B的企业营销机会。
辽宁大学E—挑战团队的“沈水·秋实·稻花香”项目,针对沈阳市苏家屯地区传统的粮食市场现状,运用他们所学的现代营销及网络知识,搭建信息化、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促进该地区优质稻米信息化推广,实现粮食销售的品牌化,以及销售渠道的创新化。
唐山师范学院组团队的“乡村流动交易超市”项目,创意独特。他们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创建“唯一流动超市”,在现有的上门收购与固定化超市的基础上融合创新,为城乡交流构建一个平台。一辆车就是一个平台,一个流动超市,一个流动交易场所,一个流动信息中心,成为农民朋友的交易购物就业的窗口。
大学生们对自己的项目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他们深入村庄农户,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在当地政府、科研部门和企业的帮助下,他们凭借扎实的知识和对家乡致富的责任感、使命感,完成了一份建设家乡、服务“三农”的答卷。
据悉,百度为进入30强的团队提供了价值100万元的营销资源和专业的营销培训,决赛最终胜出者还将获得20万元的助学金奖励。大赛所引发的联动效应也被广大投资机构所看好。
尽管有些项目还不是很完善,但对于这些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这次的社会实践会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这样一大批勇于创新、勇于奉献的新时代大学生,一定会创出一番新天地,他们的家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 北京大学生“优秀村官”事迹报告会首场在农大举行 (2007-08-20)
- 热热闹闹盖新房 欢欢喜喜迎村官 (2007-08-20)
- 京郊大学生村官上岗担任法治宣传员 (2007-08-20)
- 当了村官,更要走好职业路 (2007-08-20)
- 朝阳今年招聘160名大学生村官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