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毕业后你想不想当一名大学生村官

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无筝

议题:

当村官对你有多大诱惑力?村官的背后是怎样一个前景?

5月19日起,温州要选聘190名村官,其中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64名。在这个“新一轮知青下乡”的号召下,有大学生称,对村官不感兴趣,“务农”三年后,照样解决不了自己的出路问题。可也有人认为,当村官是基层锻炼、积累经验的最好方式,能为以后从政打下良好基础。

摩拳擦掌者

到基层锻炼,实现自我价值

2009年大学毕业的鹿城网友“宅ming”,在私企“混了两年”之后,今年正准备着迎考村官职位。但他深知这顶村官“乌纱帽”不是那么容易戴上的。“我不是党员,可今年招考党员的比例很大,鹿城区这次招的是14个党员、2个社会人士、1个四项目人员。也就是说,全鹿城区不是党员的报考者都在争这两个名额。 “我知道的一些朋友,当了村官后都进了事业单位或者考上了公务员。”

更多的大学生希望到基层锻炼,实现自我价值。“我出生于农村,今年也参加了“村官”考试,希望我能够在农村为村民办几件实事,知道这很难,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网友“留下”表示,只是目前心理上还有顾虑,主要是父母那边接受。温州瓯海的网友“icefire369”说:毕业后,要是有到基层锻炼的机会,我肯定报名。我是学法律的,到农村去,将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传授给村民,教他们懂得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多有成就感啊。

近来“邮储银行招聘12名大学生村官”、“龙湾投入1100万元建立我市首个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等信息,还是给年轻的村官们带来了利好消息。

闻之漠然者

村官“合同工”,不是稳定饭票

但问题是,去年起村官考公务员,没有加分了。虽然有人依然坚定,“没有加分,但有定向”,但应届毕业生陈琳认为,如果不想把村官当好,就别去动“曲线救国”的歪脑子了,村官不是进政府机关的过渡跳板。有村官三年届满,即使想要自主创业,也没有具体的办法,这是现实问题。“我们当初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不一定就能运用在这几年的基层服务中,对于经商更是一无所知。考公务员或去企业工作的话,许多村官在专业、届别上比不过应届生;竞选村干部的话,又在待遇上得不到满足,所以导致很多期满的村官还和刚毕业一样,又流入了就业市场。”她称,她不想去考村官。

村官前景,让大学生们忐忑。“鱼鱼”称,大学生村官跟其他乡镇干部做的工作相差不大,但是待遇上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月除掉保险,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社会上甚至有人把村官看成临时工。难怪曾当过大学生村官的凌晓伟认为,如果工资太低,会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大学生村官便开始做起兼职工作,这样很难长期对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村官,应该理解为街道里的合同工。村官也不是一个永久性的职业,不是一张长期稳定的饭票。有人笑称,这是家门口的“援藏”。

“诚惑诚控”认为,尽管政府和社会为村官的出路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也不能把村官当成跳板,要知道,当村官的过程,是一次终生受用的珍贵经历,是人生财富。要想当村官,就不要有那么多的功利想法,不然会“死”得很惨。

“村官”在我眼里

从积极的角度讲,党和政府的相关领导对大学生村官工程还是非常重视的,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当村官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工作经验。一份合约三年,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有奉献精神,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人民服务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这份工作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打好基础。

但是这份工作也让人有一些不安感。百度百科上给村官的定义: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看上去是个很体面的工作,其实不然,以工资低著称,不涨工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三年一签的合同让人觉得这份工作不够稳定,社会上也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村官只是暂时过渡的”,“村官是积累基层经验为考公务员的”,“村官工作轻松,可以多一点时间准备考公务员”……

听说村官的工资就一千多,工资低且不变,在温州这么一个二线城市收入水平,一线城市消费水平的城市中生存真是非常难。工资低,工资外补贴有限,难以抵御越发严重的通货膨胀,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提其他事情了。

出路问题,是年轻人最关心的问题,三年时间,政策没有明确村官的出路在哪里,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值得斟酌。以前村官服务期满后考公务员是有加分的,但是在去年变成了定向,这令许多想在公务员事业上有所发展的村官头疼不已,政策的改变也打乱了他们自己的计划,更加体现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以上几点也许有些主观,但反映出的是很多在职村官和将要考村官的人真实的内心想法。网友阿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