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学生村官年度十大新闻人物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孟召臣

    时光飞逝,转眼间2011年又将过去。这一年,发生在大学生村官身边的事件,可谓是让人喜怒哀乐兼具、五味杂陈皆有。值此年末之际,大学生村官网特别为您盘点2011年那些围绕着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瞬间,回顾和记录这段永恒的经历。

第一期年终盘点之:2011年大学生村官十大年度新闻人物
 

    他们是20余万深入基层的大学生村官中的典型代表,在2011年里他们的事迹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他们付出的是辛苦努力,得到的是内心充实、精神的鼓舞、思想的升华和成长的蜕变。他们是:张广秀、项玉君、叶伟强、胡建党、曹杰、王东海、段占坤、于康宁、程广京、石磊。

     山东省大学生村官张广秀:400篇日记勾勒出“最坚强村官”

    2009年8月,张广秀从鲁东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思想教育专业毕业后,被录取为烟台市福山区福新街道办事处的村官,担任垆上村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在垆上村工作的400多天里,张广秀全身心投入到基层工作,从大学生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村民”。翻开张广秀的日记,几乎每天都有“替村民跑腿”的记录。从医疗保险,到水费电费,只要是村民需要做的,哪怕再小的事,她都乐意去做。就是这夜以继日的工作透支了张广秀的健康。从2010年9月起,“疼”这个字眼就不断出现在张广秀的日记里,“疼得直不起腰来”、“钻心般地疼”、“夜里疼得睡不着”……一旦身体不舒服,张广秀就自己给自己打气,农村孩子不能这么娇气,不能“怠慢”了村官工作。在被查出身患白血病后,为了激励自己战胜病痛而不耽误工作,张广秀在日记的边角上写下了密密麻麻的自勉警句:“疾病并不能阻断我的工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疼得实在受不了,她就反复吟唱一首自编的歌曲《明天会更好》。她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习近平副主席、李源潮部长的肯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学习的热潮。[详细报道]

   浙江省大学生村官项玉君:用热血、汗水和泪水谱写青春之歌

    当上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炉头村支部书记时,项玉君才25岁。此前,她担任该镇泾西村支书助理仅9个月。 作为千万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项玉君3年来在农村挥洒汗水和泪水,成长为一名能吃苦、能担责、受拥护的村官。但她怎么也没想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会关注她,并和她在互联网上进行了一次“面对面”交谈。此后,她获得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称她“又能吃苦又能吃亏”。在这些光环背后,项玉君承受了同龄人没法想象的苦和累,在家乡涌泉留下了许多难忘记忆。这些“第一次”深刻记录下一个80后大学生的成长足迹。女孩爱美,却没有时间打扮自己,女孩也爱玩,但总是推掉朋友聚会,女孩想恋爱,老少居多的农村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回农村?项玉君认为,农村养大了她,她必须回报。大家眼中的项玉君,懂得感恩,愿意奋斗,能够吃苦。这些特质在这名年轻党员身上闪耀,在千万投身农村建设的大学生中闪光。时代变迁,珍贵的品质,永不过时。 [详细报道]
 

    陕西省大学生村官叶伟强:踏实、老实、朴实、务实的大学生村官

    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的叶伟强出生在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克来沟村,在他身上有一种创业者的潜质――只要有一点可能,就一定努力尝试;尤为可贵的是,如果这种可能能给村里的父老乡亲带来致富的希望,他更会百折不挠地争取。“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这是叶伟强为自己制定的创业“座右铭”。“一旦认准了,就是再苦再累,我也不怕!”他说,“大学生村官要想真正融入农村,首要的就是树立起适应各种艰苦环境的心理准备,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想出点子、拿出法子、干出样子,走进农家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关心农民的疾苦和需求。尤其要想尽一切办法,跑市场、引技术,把村里的支柱产业发展起来,让农民得到实惠。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大学生村官到农村的价值。”[详细报道]

   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胡建党:把村官事业当成自己人生的事业来做

    胡建党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7月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计划,来到大兴区庞各庄镇王场村担任村支书助理。2008年他通过调研,发起并成立了北京爱农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开展绿色蘑菇种植。短短一年多,合作社已经开始盈利,16个大棚年出菇25万公斤,越来越多的村民投入到蘑菇种植。2011年1月,在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中,他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一个投票给胡建党的村民说:“胡建党思路新、决心大、干事实、人品好,能争取到各方支持,我们不选他选谁?”2011年7月,胡建党3年的村官合同到期,他又续签了3年的合同。当初那个偷偷抹眼泪的稚嫩学生,现在已经能熟练地自己生炉子烧水煮面了。问起他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胡建党的回答是:“说实话,我没有想那么多。与其花心思想那些不可知的事,不如踏踏实实把眼前的事一件一件做好。”[详细报道]


   湖南省大学生村官 曹杰:弃薪从农创业富民成就最著名大学生村官

    湖南省湘乡市栗山镇西山村主任助理曹杰被人称作“著名大学生村官”。他拥有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双料学士学位,还在许多学术杂志上发表过化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又放弃高薪收入,去做一名大学生村官。这位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在广阔的农村天地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彩。2010年,他注册成立了“湘乡市栗之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曹杰的创业梦想实现了,可他却发现,自己的想法和两年前不一样了。现在他觉得,个人的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带领全体村民致富才是创业的意义所在。截至目前,“栗之缘”的农产品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万元。“公司计划今年投资80万元兴建标准化种鸡场,3年内在湘潭地区土鸡苗市场覆盖率达到70%以上;3到5年内与农户共建水果种植基地500亩以上,建立家禽养殖基地5处以上;吸纳100户农户与公司合作,创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预计到时候,年利润将突破500万元。”两年来,曹杰接受过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检阅”,得过的奖励、荣誉数不胜数。但曹杰觉得,“这还只是个开始”。他的梦想,还大着呢。 [详细报道]  


西藏自治区大学生村官 王东海:汉族大学生村官青春绽放在西藏农村

    2009年7月,王东海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西藏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仁布县帕当乡切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职。这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年轻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锻炼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两年来,他克服饮食差异、语言不通、交通不便、高海拔、一天只能用两小时的水电等艰苦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今年8月13日,经村里党员和群众的联名推荐,在村党支部正式选举中他获得到场15名党员的全部选票,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和肯定,同时也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培训班“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先后也被西藏电视台、日喀则电视台、《日喀则报》、《中国扶贫半月刊》、人民网、中国西藏网、大学生村官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详细报道]


    河北省大学生村官段占坤:荒滩里趟出创业路

    今年25岁的段占坤是邯郸市人,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通过选拔考试,成为河北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目前任永年县北界河店村党组织书记助理。上任不久在经过精心的调查后他开始了种植特种蔬菜创业,并在超市内为其设立了“大学生村官农产品专柜”,开展“平价菜进社区”活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种点让老百姓吃着放心的菜!”通过在农村的摸爬滚打,使他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快速提升,工作起来更有毅力和责任心,生活阅历也更加丰富了,对他来说这将是一笔永恒的财富。他相信,在今后的创业实践中,他将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创业舞台上,更加出色地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详细报道]


    黑龙江省大学生村官于康宁:微博开销路  网上卖山货

  新潮的黑框眼镜,俊朗的外型,言谈中的自信,让这位80后村官于康宁显得非常“有型”。在这里工作两年来,他已经爱上了这份村官的工作,喜欢上了这里的村民,也喜欢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由于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天然的种植场地,所产的黑木耳、榛蘑等特产,品质上乘,且绿色无污染。但传统的销售渠道,特产的附加值低,优质的产品却卖不出好价格。想自己打开销路,运输却又成了问题。一边是大城市居民对安全优质食品的期盼;一边是大量优质特产找不到销路。如何让供需双方的信息对接呢?小于想到了互联网,并从此开始了在网上“叫卖”特产的日子。走在尚志市亚布力镇国光村的小巷内,于康宁不时和村民热情地打招呼。两年时间内,这位曾经放弃在国企优越待遇和工作环境的大学生村官,已经融入了这个小山村。“我不想做一个过客。”于康宁说。[详细报道]
 

    河南省大学生村官程广京:首位从大学生村官中“两推一选”的村支书

  程广京,2008年12月参加河南省委选聘大学生村干部工作,2011年11月24日,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董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出现了新亮点,大学生村官程广京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是河南省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产生的第一位从大学生村官中“两推一选”的村党支部书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董庄村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将以村北集蔬菜瓜果种植,村南为优质果园为一体的新董庄将得以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他做出的成绩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扬,为此,中组部领导评价他说:“程广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村民排忧解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们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缩影,是一名难得的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任职两年来,多次被组织推荐代表河南省进京参加大学生村干部有关会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表扬。[详细报道]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石磊:西花村的一把手
 


    他,刚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3年,却已是西花村1200名村民的“当家人”。他,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正在准备自己的终身大事,新娘和他一样,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他,本可3年期满,凭着优惠的政策考公务员或进入国企,如今却准备长期扎根在这里。前两年,石磊每次回家,父母都会问:“准备干多久?啥时候走?”他把村子里的照片一张张地翻给父母看,给他们讲村子里的故事。现在,父母早已不再反对。石磊坦言:”到基层到农村,实际上也是追求真理、寻求理想的过程。青年人有激情,要有放飞激情的地方,也要有放飞理想的方式。我会再干三年、六年、九年,村官的职务虽小,舞台却很大,我会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