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生村官助力玉米生产者补贴统计工作
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是推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现“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有效支撑;是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进财政补贴方式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驻村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村长为组长,村小组长为副组长,民兵连长、妇女主任、会计、村官等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玉米生产者补贴专项会议,讲解部署工作内容,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实行核查反馈机制。切实抓好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统计工作,争做惠民政策的执行者和推动者。
二、规范申报登记。组织玉米生产者准确填写《玉米生产者补贴面积申报表》、《玉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补贴面积明细表》,包括玉米生产者姓名、补贴面积、耕地属性、身份证号码、一卡(折)通账号、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整理汇总《玉米生产者补贴面积汇总表》,并充分利用粮食直补数据信息库,加强和完善补贴信息档案管理,确保相关补贴信息的真实完整。
三、严格核查监督。切实加强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严谨真实,禁止出现用补贴资金抵扣相关费用的现象发生,对弄虚作假、挤占、截留、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违法行为,依法给予严肃处理。公示期间,如群众存有异议,要立即核实更正,确保基本信息的完整准确。
四、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展示板、微信公众平台、村民代表大会等媒体工具和宣传手段,向村民讲解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内容和意义,运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广泛宣传,增强政策的透明度,使广大群众了解掌握补贴政策的要点和影响,充分赢取广大群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大学生村官,我们深谙民本农基的根本道理,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我们只有全力以赴,扎实推进补贴政策于农村的深入发展,才会有利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在新形势下运用财政补贴手段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维护粮食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更好地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想愿景;有利于推动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有效促进玉米加工业、畜牧业发展,提升农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培育经济发展新功能。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昌图镇青羊村大学生村官 袁德政
- 农家乐乡村游备受青睐 (200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