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很重要 大学生村官要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来源:红网 作者:肖洪义
    今年是湖南省选聘大学生村官的第二年,通过各大新闻媒体、网络报道不难得出,今年“村官”已经成为毕业大学生报考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如此火热之势下,毕业大学生做出选择时,既要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但又不要估价过高,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五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选择与放弃的关系
  
  根据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大学生村官是基层干部但不是公务员。国家出台此项政策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服务新农村建设。毕业大学生报考的前提是自觉自愿申请。因此,大学生做出选择之前,一方面要对“村官”的各项政策仔细斟酌,充分了解。一旦确定意愿,就要坚持下去,无怨无悔,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地认识到虽然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社会就业门路依然很多,就业相当广泛,要结合自己真正的兴趣就业,不要茫然,随波逐流,因为进党政机关也好,进企业也好,还是走入基层也好,只有将自己真正的兴趣融入到自己所选择的事业当中去,才能够干出好成绩。所以在选择过程中,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肯定有选择就有放弃,有舍就有得。大学生村官不要为自己已经做出的明智决策而举棋不定。
  
  二是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作为大学生有崇高的理想,但理想不管多高,都要回到现实。过去大多数人的理想是考大学,成为天之骄子,尤其是农村的学生,自己的父母往往都鼓励他们跳出农门;现在突然从高校回到基层,要变为大地的儿子,很多身边的人可能就不太理解,所以当大学生做出选择的时候,可能就会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但是也不要觉得自己有了雄心壮志,就会在基层结出胜利的果实,很多想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将会在现实农村工作中变得无所适从。有的虽然出身于农家,来自于农村,但并不代表熟悉农村。因此,大学生村官下去之后,需要找到农村工作的结合点,这个需要自己把握,时间长短不一。俗话说理想是崇高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有着为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意愿,有着在农村建设中创出一番天地的雄心壮志,但是未必如心所愿,未必就能轻而易举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正确处理好优势与劣势的关系
  
  大学生村官从本身来看,具备着很多的优势:譬如年纪轻,见识广,层次高,眼界阔。这些是农村的老百姓们都无法相比的,但是大学生村官也有自己的劣势:阅历较浅,经验不多,吃苦不够,情况不熟。
  
  只有辩证地看到自己的优劣势,才能把握优势,克服劣势,融入农村;走入农村也才能摆好架子,定好位子。但是要真正扎根到农村当中去,在农村这个舞台上施展拳脚,首先要拜实践为师,村干部为师,农民兄弟为师。不要以大学生自居,瞧不起乡下的老百姓,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阅历很深,对农村非常熟悉,对农村工作相当有经验,在他们面前要树立小学生的信念。只有最初甘当小学生,才能够最后将自己大学生的“身价”体现出来。
  
  四是正确处理自我认知和群众认可的关系
  
  大学生村官下到农村后,可能大部分人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融入到农村事物当中去。从工作中要获得老百姓的认可,需要不断地在农村工作中大胆的揽事,通过处理各项事情历练自己,彰显自我人生价值。这里面可能就会牵涉到许多的细节问题,很多大学生村官可能会以为自己能够处理一两件事就觉得对农村已经熟悉,群众就会认可。其实不然,要获得群众认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埋下头来,不断学习,不断调研,不断做出一些成绩,才能够让农村群众接受大学生村官。而这个其实是大学生村官付出的过程,是受苦的过程,只有吃的苦中苦、受的平常累,不抱镀金态度,不迷恋休闲玩乐,不急于求成才能够得到群众认可,结出胜利之果。所谓吃苦在眼前,受益在长远。
  
  五是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从大学生村官选聘的相关政策可以了解,应聘上的大学生村官并不是学习的终端而是学习的起点。所以大学生村官要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要继续加强自己的学习。既要在工作中获得农村群众的认可,又要利用闲余时间加强学习。如果工作不好,学习也不好,今后的出入问题将存在困难。现在针对大学生村官解决出路问题的优惠政策很多,可以在三年之后选择自主创业,也可以在三年之后继续续聘,还可以在两年之后参加选调生考试,参加公务员考试加分等。所以最终出路,还是掌握在大学生村官自己手上,需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把有益的,健康的,文明的东西带下去,做好学生、好助手、好青年、好“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