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干”村官的期望

来源: 作者:陶象龙
    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可以说迈出了人生职场的第一步。在广阔的农村,他们将书写怎样的人生之路和创业之梦,人们充满期待。大学生“干”村官,就是要“肯干”、“实干”、“会干”!

  先说“肯干”。大学生到基层,按照以往的观念,确实有点“屈才”。曾几何时,到大城市、大国企、大跨国公司工作,一度是大学生们趋之若骛的追求。现在,大学生们不去城市了,反而去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这对于昔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心理上的落差能承受吗?尤其对于那些从农村出去,跳出“农门”的大学生们,又回到昔日养育他们的农村有何感想呢?“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大学生们选择了农村作为他们创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选择村官作为他们在农村建功立业的角色,那么大学生们就要勇于担当这个角色。思想上、骨子里要有建设现代化农村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心和意志。不管将来的工作中,遇到怎样的困难,碰到怎样的挫折,都要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再说“实干”。大学生到农村,要有一种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相对于到大城市工作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思想上极易出现一种比较“浮”的思想。“农村工作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和一般老实巴交的农民打交道吗?”“我堂堂一个大学生做村官,还不如以前那些泥腿子出身的村官吗?”如果大学生村官们出现以上这些想法,应该引起警醒。学历不等于水平,学历不代表能力,这已经被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实例印证。大学生毕业以后到农村,社会经验不足,工作经验不足,特别是农村基层领导工作经验不足,是大学生村官的“软肋”。所以,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农村扎根,成长起来,必须要眼睛向下,一步一个脚印,虚心向周围的农民学,虚心向周围的基层干部学,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实干的工作精神在农民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在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

  最后说“会干”。如果说“肯干”是对大学生村官思想上提出的要求,“实干”是对大学生做事提出的要求,那么“会干”则是对大学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提出的方法上的要求。应该说,“肯干”、“实干”都为大学生农村基层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只有再加上“会干”,才会使大学生村官的农村工作有起色、有生气、有后劲、有目标,结出“硕果”。大学生经过长期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大学生到农村,将在实践中遇到的新的困难、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大学生们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乐于思考,增加用自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大学生村官们在实践中,要“眼睛向下”,有一种甘当小学生的精神,真正做到“肯干、实干、会干”,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擎起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