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大学生村官被违规借用成为一种“福利”
“你回村里没有?正在做什么?请村支部书记接下电话。”近日,接到自贡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工作人员打来的“复查”电话,大学生村官赵然(化名)已不感到诧异。前不久,自贡市委组织部门再次对全市28个乡镇的46名大学生村官在岗情况进行了抽查,1名乡镇违规借调的大学生村官被要求回村工作。(10月9日《四川日报》)
为何借用大学生村官成普遍现象?一方面,乡镇普遍“人少事多”,借调大学生村官刚好可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普遍缺乏社会经验,一时半刻难以在村里找准自身定位,做群众工作能力弱,而且在村里工作,吃住行都存在一些具体困难。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部分大学生村官也愿意到乡镇机关工作。
大学生村官“岗”在村里人在城镇是否成了一种福利?乡镇因此解决了人手短缺的问题,大学生村官本人解决了下村条件艰苦的问题。其实,大学生村官在不在村,主动权很大程度不在自己。乡镇作为直接管理者,人事调配权在手,违规借用是轻而易举的事。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和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村官名义上在村,实质被乡镇截留不接“地气”,长期处于“悬空”状态,会对整个大学生村官队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长此以往,这项人才工程将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期,只有向农村基层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干劲的高素质大学生村官,将他们培养成为创业致富的“领头雁”,成为农村干事创业的骨干力量乃至普遍力量,新农村建设步伐才会越来越快。同时,大学生村官归位,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因此,防止大学生村官“悬空”不接“地气”意义重大。
防止大学生村官违规借用,要多管齐下。一方面,各级要深刻理解各职能部门务必严格执行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保障政策,帮助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乡镇要建立更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不必向大学生村官借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要把农村基层作为学习进步的平台,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在磨练中积蓄能量,在基层这个平台上奋力跳跃,跳上更高的舞台,创造更多的辉煌。
- 当好大学生村官,这辈子就不愁了? (2009-04-16)
- 大学生村官不应成为特殊公民 (2009-04-16)
- 激赏村官当公务员是塞给大学生的“奶嘴” (2009-04-16)
- 大学生村官工作半年当选代表为何遭质疑 (2009-04-20)
- 学有所用融入农村 大学生当村官不是当官 (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