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大学生村官期满选择考公务员说明了什么
这个结果令笔者想起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火爆场面。据报载,在近年的公务员招考中,少则上百人竞争一个岗位,多则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为什么公务员招考这么火爆?其答案可谓众所周知———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工资、福利)优厚。公务员有这么多好处,自然就成了人才流动的“风向标”,而大学生“村官”们将其作为首选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公务员,笔者想起“高薪养廉”。前些年为了整治官场腐败,有人提出要“高薪养廉”,后来,公务员的“薪”提高了,但“廉”却依旧难“养”。为什么“高薪”没能“养廉”?因为“高薪养廉”这个提法不科学。“薪”和“廉”分属不同的管理范畴,“高薪”不能弥补权力监管的缺失,再高的“薪”也换不来“廉”,这已经被众多腐败官员和国企高管以事例证明。“廉”是“管”出来的,反腐倡廉必须从制度上完善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反腐倡廉应该以“管”为主,以“教”为辅。近几年,有些地方纪检部门在反腐倡廉教育中,把监狱作为一个教育场所,让监狱里的腐败官员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这对官员们如何使用权力起到了警示作用,值得提倡。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为了共产主义目标可以牺牲一切……那么,追求这些理想和目标的基础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基础是“做人”。如果连“做人”都做不好,其“做官”就难免出问题,其奢谈共产主义理想就更是空话。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提出的要求。笔者与时俱进地再加上一句:“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扯远了!还是把话题拉回到这“42%”吧。
毋庸讳言,在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可谓“各怀心思”。但是,不管你的远大理想是什么,在“村官”这段时期,都应该以“村官”为主业,集中精力、充满激情地做“村官”,这种磨炼可以为你将来的理想奠定基础;如果你是这“42%”中的一员,更应该踏踏实实地深入基层,感受民生,为将来“做一个好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 当村官不是渡过就业危机的"浮桥" (2009-05-09)
- 大学生“村官”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 (2009-05-09)
- 尊重人才 尊重知识 积极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 (2009-05-11)
- 大学生村官拒绝投机 关注“流得动”更应“干得好” (2009-05-12)
- 大学生村官是一种新现象 更是一种新思潮 (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