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大学生村官 治村捐出5万嫁妆钱
55岁的姜沛启临近退休时曾为是回老家蒋庄还是在城里养老十分犯愁,可一趟老家之行让他彻底拿定了主意:高霞这闺女把俺村变得和城里一样干净,又有田园乐趣,何乐而不回呢?
高霞今年28岁,毕业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是滕州2008年招录的大学生村官,2009年4月经过公开竞选“空降”到蒋庄出任村支部书记,上任不到三年,蒋庄由破烂的穷山村跻身全市生态文明村,变化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眼见为实。9月1日,记者慕名来到蒋庄,在村里四处一转,不禁生出一种“蒋庄虽小,宛若碧玉”的感触。这里的村容十分整洁,1.5公里长的水泥路大街,两旁修砌了下水道,下水道与路基之间还有一米宽的绿化带,植着女贞和小叶黄羊,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村民按照《村规民约》,每天清扫各自分管的路面。
蒋庄村归属滕州市龙阳镇,是个77户、265人的小山村。以前,一提起蒋庄,外村人便露出鄙夷与不屑——那个小破烂村,浇地靠天,吃水靠肩,睛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尽管离城近,打工赚得腰包鼓鼓,但无奈村子形象太差,蒋庄人在人前便矮了三分,娶媳嫁女得费不少周折。如今,蒋庄成了十里八村羡慕的对象。
同记者聊起高霞初到蒋庄那会儿的事,村民姜沛进回忆说,大伙儿一看来了个“80后”,禁不住心里就犯嘀咕:蒋庄虽小,但问题不少,这个小闺女能治好?现实证明一切,高霞今年3月再次高票当选村支书。
“上任‘三把火’怎么烧?说实话,这小闺女还是真有两下子!”姜沛进对记者说。高霞2009年刚一上任,便挨门逐户调查。10天后,她主持召开村两委会,认为蒋庄之所以成为落后村,关键是村班子战斗力不强,没真正为村民干实事难事。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村里的基础设施搞上去,让村民有归属感、自豪感,这样才能凝聚人心。 但大家大致估算了一下,搞基础建设,没30万元拿不下来。这对于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蒋庄来说,不亚于是个天文数字。高霞主动捐出5万元嫁妆钱,村干部和村民纷纷慷慨解囊。在高霞的带领下,村两委成员认真研究国家的支农政策,求得市交通局、水利局帮助;拜访在外的蒋庄“能人”,请他们赞助家乡公益事业。磨断腿,说破嘴,终于筹得30多万元资金。
村民被打动了,大家主动出义务工,在村北打了一眼100多米深的机井,家家吃上了自来水;铺设1000多米地下水泥管道,使300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田,村民对高霞刮目相看。村两委号召力增强了,高霞又因势利导,引导村民制定了宅基地、承包田等村规民约,对于5户违反规定的,坚决进行了纠正。
如今,蒋庄正准备上几个种养殖项目以增加村里收入。略显消瘦的高霞告诉记者,蒋庄草多、秸秆多,村里已联系了几个客户,想搞规模化养牛,还联系了一家中药厂,准备在山坡崖头种植金银花。
6月7日,高霞与其他3名大学生村官一起,代表枣庄市456名大学生村官,给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晓兵写信汇报了工作情况。高晓兵很快回信,勉励他们扎根基层,奉献成才,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作贡献。
9月1日晚7点半,蒋庄路灯齐亮,宛如白昼。记者看到,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村委大院旁的体育健身广场伸展腰腿,孩子们在平整的水泥大街上,踏着滑板呼啸滑行。一旁的高霞对记者说,每天早出晚归,见到的总是自己睡梦中的孩子。但想到能为村民办些实事,就感觉很充实,很幸福。
- 山东烟台大学生村官上任 争取成为村民农技好帮手 (2009-08-17)
- 山东威海大学生“村官” 陌生土地上演绎别样精彩 (2009-08-29)
- 大学生“村官”:在梦想与现实间前行 (2009-08-29)
- 山东威海六名大学生村官履新之路 沉下去才能做好 (2009-08-29)
- 山东省夏津县大学生村官 走进校园与教师共度节日 (200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