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年的大学生“村官”生涯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理想 工作 生活 体会 创新
大学生"村官"是个新生事物,是党中央高度决策,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的决定,是关系民生的一件大的举动,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改变农村班子文化结构的大势所趋,但是要想达到以上目标,就必须发挥主体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让他们有所为,有所大为,这样才符合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大学生"村官"的理想
大学生中绝大部分是想把"村官"作为一个跳板才去报考,但也有一部分有志青年是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环境和工作,想在农村干一番大事业的,这部分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可是理想总归是理想,在残酷的现实中他们大都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对事业和前途感到渺茫。
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作为我们这个国家级的贫困地区,虽然贫穷,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许多有志献身于农村的青年都是看到了这一点。可是,当真正融入农村想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基层政府不支持你,认为你的想法是在与他们的思路唱反调,而且县委组织部考核也是通过基层政府来考核,可想而知,我们是吃力不讨好,两头不象人。这倒也罢,重要的是你的工作不但得不到支持,还会受到百般阻挠。当然了,作为刚刚毕业的我们,实事求是地说,社会关系不是很广泛。因此,很多政策、制度都认为是象中央提出的那样能得到积极配合,可是事与愿违啊!可能您会问:那你为什么不找领导谈谈呢?我告诉你领导是想利用你为他们基层政府服务,减少他们的工作量,同时向上级表示他们对大学生"村官"的关怀和培养。他们政绩、德绩都有了,但是苦了的却是大学生"村官",是需要尽快富起来的老百姓,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有抵触情绪,可是却成了基层政府认为你不称职的把柄,我们能怎么样呢?我们没有权利,有的只是后顾之忧,没法放开手脚去工作。再加上基层政府选人、用人的不公平,真正按国家政策、制度走的人不用,用上的大部分是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幸运的是社会在进步,中央组织部直管了29名我们贫困县的大学生"村官"。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200%的欢迎,可是选上的人却没有任何动静,就连一个与众不同的口号都没有,我真是感到不可思议!可是又能如何?敢怒不敢言。举个例子吧,我有一次给某领导写稿子,实事求是地写了,可是领导却不满意了,非让我违心地去写,我真是想不开了,政府领导怎么这样啊!开会的时候不是真正地为老百姓想问题,而是为自己想问题,我真的没法忍受了,可是我无能为力啊!有的只是能表现一下抵触情绪。结果呢,却落下个不服从管理的"罪名"。我说了这么多,不是否认国家的政策不好,而是不明白怎么到了基层就变成这样了!难道把一个大学生"村官"放在乡政府里能干出事业吗?难道不用政策引导,让他们去自力更生吗?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就不叫大学生"村官"了,应该叫大学生创业青年了。说了这么多,我也不想再"唠叨"了,当然了,别人看了可能不理解我的肺腑之言,认为不是这样,可是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当然了,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把"村官"作为跳板或为了就业而就业,那很好"应付"。可是,如果你要是想在农村干一番大事业的话,你的认识就截然不同了。我曾经有一次为领导拟定了一整套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可是对我们"村官"有用的却采纳了很少一部分,当然了不是无能力采纳,而是压根儿就没有考虑"村官"或者没有去严格执行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一次一次的打击,使我彻底失去了信心,最后我只能为村里做一些简易的力所能及的工作。没事的时候,我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对领导的布置拿不起一点积极的工作态度。
三、大学生"村官"的学习、生活体会和工作经验
我从中央和省委组织部的文件中看到大学生"村官"有生活补助和工作补助的经费,可是我们呢,一切工作全靠自费,没处报销,就连工作的饭钱镇里都要扣除,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符合国家规定,但是我觉得就是"在伤口上洒盐",让你去好好"反省"。
省县市领导来检查,发现不了任何问题,因为我们得积极配合,可是满肚子的怨气没处说啊!所以上级领导不能发现任何问题,我们又何尝敢跟人家交流呢?弄不好,上级领导走了,我们却遭殃了,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国家提倡创新,我们不能机械地去完成工作,创新得有环境、有条件,而我们呢,我们的创新只能换来不理解,换来苦果,有时候就想,我们"村官"大多是80后青年,为什么国家不能给我们一点"自由"呢?为什么不想想效率呢?难道象基层政府的领导想的一样,靠天天上班就能做好新农村建设吗?我不是反对上班,我是反对上班没有效率,还不如腾出大部分时间来让我们去充电,去创新思想理念,去为农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呢!我们在没有效率的环境中每天上班能锻炼出党的好干部吗?我看只能培养起"官僚主义"。有时候我就想,如果我是乡长、书记都好啊!可是我不是,我的许多美好的想法只能殆死腹中,没有任何实现的机会,有的只是在纸上用笔头唠叨的本能!
我们大部分的"村官"都认为"村官"工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第一,乡镇不要管得太死,应该从成绩上来实事求是地引导"村官"去自由地发挥作用,县委组织部要实地去考察,同时要为"村官"解除一切后顾之忧,"村官"本来就挣的不多工资,如果连工作经费都让他们自己出,那他们怎么能安下心来工作呢!
第二,县委组织部应该鼓励大学生联合起来去创业,去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给予他们经费和政策上的全力支持,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经常实地调查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定期召集全县大学生"村官"开交流座谈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创新力,使他们有一个中心目标,并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拼搏。
第三,创新需要有和谐的环境,如果管得太死,"村官"就没法创新了,这样怎么能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呢?因此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明确的分工,那些是必须做的,那些事是岗位职责之外应该协助完成的,让"村官"们心中有个底,而不是乱七八糟地分配工作任务,让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否则,会适得其反,既浪费了国家的财力,又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经过两年的"村官"生涯,我觉得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就是最好能由中央组织部或者省委组织部直管,由大学生"村官"自己组织、自己管理,在不违背中央和地方政策、法律的情况下去自由地完成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真正把问题暴露在阳光下,不断地去完善解决。否则,很难发挥大学生"村官"的应有作用!同时也很难使大学生"村官"与老百姓建立真正的感情!
- 中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阳城县润城镇 (2008-03-31)
- 山西大学生报考村官(图) (2008-04-20)
- 平遥县北城村三大措施 为奥运圣火保驾护航 (2008-05-28)
- 山西太原:全国首次 大学生村官可双向报考 (2008-09-11)
- 山西农村:“鼠标和键盘成为农民的镰刀和锄头” (2008-12-22)